妖怪

喜欢在秋天里晒阳光,与秋风落叶戏耍,喜欢简单美好。
广告设计

嘉炜1994:

(一)


《月光》这篇漫画,刚创作出来的时候我自己只给它打到70分。剧本是十分钟写出来的,虽然和分镜一起花了三天去改。


内容80分,分镜60分。


结尾还被写小说的朋友吐槽:


“你这段话其实有没有都一样。”




但是300W+的阅读量和远超预期的转发让我在复盘的时候思考起它的内在意义,一些我没有刻意去创造,但是很重要的内在意义。


它涉及亲密关系中对不同价值观的争议,遗憾和怀旧这类大情绪的表达,以及在这种刺激下对当下关系的珍惜。


“社交网络上的关系”是怎么回事,“一期一会”是怎么回事,“求同存异”是怎么回事。




“物是人非”又是怎么回事。




有些人把它转给自己的朋友看,告诉对方,我们一定不会变成这样。


有些人把它转到自己的首页,告诉自己,嗐,我都释怀了。


还有些人会用它来回忆过去,像是在说,哈哈,咱俩也有过这段经历呀。




其实那个人都看不到了。




表面无所谓,心里全是放不下。






(二)


最初的创作动机,真的就是在清理好友的时候,发现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特殊关注的人。


打开私信发现曾经很熟悉,但是刷了几页微博,又觉得完全陌生。


然后又想起了自己生命里一些曾经很重要的人,如今都在过各自的生活,也都挺好,只是不联系了。


就像是我说的,“陌生又亲密”。




于是就想着借《月光》这首钢琴曲做引子,表现“今年元夜时/月与灯依旧/不见去年人/泪满春衫袖”的感觉。


“月光”在这里面是真的可以被听见的,所以“月光”也是可以像老朋友一样陪伴自己的。


即便这只是一篇无声漫画。




结尾那段“还有月光作故知。”取得也是“宵寒寂寞无人见/窗外清光作故知”的词意。




有一点点寂寥,但真的就是一点点。




我不喜欢大悲大恸。






(三)


这是我的第二篇短漫,没想到能获得这么多反馈。


果然作品在被创作出来之后,就不属于作者自己了。


观众为作品赋予了更多的意义。




作者通过评论才知道,哦,原来它在你们眼里是这样子的。


以后的作品才有机会越来越好。




热评里有一段是:


“当时以为会一直在一起,感谢的话都没有多说。”




趁着还没开始掉粉,




谢谢你们。




:)

评论

热度(123)